100遠哲墾丁科學之旅活動報導

傾斜角的形成原因



一.環境教育
沿著屏鵝公路前進,環境教育最重要的課題莫過於沿海地區的地層下陷了,其嚴重的程度真是怵目驚心,但若未經引導還真不容易察覺到下陷的現象呢!大人如此,更何況是中小學生了。走在屏東縣林邊鄉的公路上,為何林邊大橋的橋面特別高呢?是地面特別低吧!你注意到了嗎?這就是給學生最好的環境教育教材了,不是嗎?塭豐村位於屏東縣佳冬鄉的臨海小村莊,恰在林邊溪的溪口南側,由於居民長期抽取地下水,導致沿海地區地層嚴重下陷,多年來已使地面低於海平面。

環境教育的題材能帶給學生相當大的震撼效果,親自到達現場研習,增加深刻的印象,建立危機意識這是課程所欲達到的目的。

戶外水質檢測
來看看石英在哪裡


二.科學實驗
戶外科學實驗主要在強調實驗的重要性,知識與生活相結合的急迫性,選擇戶外則有顛覆傳統教科書學習的意義。在實驗室內有許多實驗無法實施,必須倚靠戶外教學的功能。

塭豐村因為地層下陷使得地下水的壓力失去平衡,海水因而滲入地下,藉著簡單的化學反應:採用硝酸銀中的銀離子與當地地下水(海水)中的氯離子,產生易於觀察的沉澱現象。不但可以學到一個化學反應,還可以指導學生如何處理重金離子,避免污染。不到現場親自實驗,如何叫學生相信呢?

仿古埃及測量土地的三角測量法,在都市叢林中實在難以做到任何效果。藉著恆春西台的讀名山—關山來測量兩地的距離,雖然有些誤差但學生從中學到的不只是三角測量的知識而已。

恆春半島的地標當然非尖山莫屬了,我們在欣賞之餘,何不設計一個傾銷角測量器,指導學生為何尖山為尖的原因?小尖山的東北方迎風面受到強風侵蝕;西南方則有平緩堆積的現象;公路露頭的傾斜角高到一直崩塌;恆春西台地的傾斜,還可以得知恆春半島四萬年前的陳年往事呢!這些都和傾斜角有相當大的關聯,如此戶外教學當然意義非凡了。

大小尖山的形成
外來岩塊的探討


三.星象觀測
參加科學之旅的同學至少90%以上沒看過這樣多星的天空,少數看過的同學也只有看過天文館裡的3D動畫影像,到了南台灣至高點關山觀星時讚歎聲此起彼落。

觀星地點的選擇首先考慮光害的問題,盡量選擇黑暗的地方觀賞才能顯現效果。至於空曠的因素在恆春地區幾乎都合乎標準,為了使用天文望遠鏡,北方空曠看得到北極星為最佳。活動中,老師一邊教同學認星,一邊講故事,天南地北的聊天,為這個知性的星空之夜增添了幾分柔性。

大家都知到中部的阿里山是觀看日出最好的地點,而南部的關山則是欣賞日落的不二選擇。趕在太陽公公休息之前,大家來到南部最高點-關山,經老師的一番說明,同學可以利用自己的姆指大略地計算出太陽不見的時間,同時透過日落華表可以知道,不同季節太陽出現及消失的方位也會有所不同喔!

在旅程中,學生經由自己提出問題,能夠得到較深且較完整的印象。勇於嘗試,探究,細於觀察、思考,才是學習科學的最佳途徑!像這樣認識、觀察科學,發現科學那活潑愉悅的美。


活動日期/2011.1.29~30
活動對象/國小6~國中2年級學生
活動地點/墾丁
文/Special

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