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遠哲科學偏鄉扎根~花蓮縣銅門國小場次

遠哲團隊在11月中來到花蓮縣銅門國小,特別邀請本會優秀資深講師,羅芳晁、王樹文與蕭志堅老師,帶領小朋友們一起動手玩科學。此次活動由「教育部科技創意教育終身學習圈」指導,「中華紙漿公司」協力舉辦。


科學營當天適逢中華紙漿公司的員工運動會,但是「黃鯤雄董事長」與「毛偉英協理」,一大早皆特別抽空前來參加開幕式與觀課,體現中華紙漿非常重視花蓮在地科學教育,以及貫徹企業回饋社會的理念。

右圖:本會馬蕙蘭執行長(左)與華紙黃鯤雄董事長(右)合影。左上圖:蕭美珍校長(右)頒發感謝狀予毛偉英協理(左)。


右下圖:本會曾憲政董事長頒發感謝狀予蕭美珍校長,感謝銅門國小的幫忙。

此次活動,本會曾憲政董事長與馬蕙蘭執行長一起前來關心,亦有許多貴賓蒞臨,特別感謝花蓮東華大學社會學系張宏輝教授的親切接待,熱心的蕭美珍校長、張錦榮老師與張信儒主任的協助與幫忙。
左圖:由左至右,荃榮電子林秀英執行董事、華紙李昂軒特助、本會馬蕙蘭執行長、華紙毛偉英協理、東華大學張宏輝教授。
右圖:本會曾憲政董事長觀課照片。


銅門部落屬於太魯閣族,位於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,木瓜溪畔的河階地上,包含銅門、榕樹兩社區。鍛造傳統的太魯閣砍刀是最著名的傳統工藝與產業。「慕谷慕魚」則是銅門村的知名景點。

銅門國小就位於慕谷慕魚的入山口旁邊,校園內有2棵百年老樟樹與一片的松樹群圍繞著,三面環山,毗鄰木瓜溪,風光秀麗。創校於1918年,是有著97年歷史的山地學校,累積了相當豐富多元的教育面貌。


像是推動太魯閣族傳統射箭及織布課程,學習傳統射箭及織布穿珠技藝,傳承太魯閣族的獨特傳統技法,進而了解與認同在地文化。發展繪畫、陶作教學,除了展示繪畫與立體手工藝作品,還結合校舍建築,如洗手台、走廊、外牆等,運用彩繪、陶藝創作及馬賽克拼貼技巧,將原住民神話與生活故事呈現出來,美化校園,成為校園特色。

左下圖:學生畫的社區地圖。右下圖:學生幫忙學校砌牆與彩繪的報導。

圖:藝術課程的馬賽克拼貼洗手台,講述太魯閣族的神話故事。(圖片來源:銅門國小網站)


以下是精彩的遠哲科學課程。
羅芳晁老師:【趣味聲音科學】
觀察因為物體振動而發出聲音,將吸管剪成等腰三角形的簧片,向管內吹氣就可以發出聲音,並且引發管內氣柱的共振。用細線綁著鴨舌片,並用手帶動著它在空氣中轉動,便能振動而發出悅耳的聲音,其頻率、響度與材料種類、形式、厚薄及甩動方式有關。


【電動刷刷車】:使用小馬達、電池盒、風扇,製作一台沒有輪子的電動刷刷車。並且藉由實作與觀察,讓小朋友認牛頓第三運動定律--「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」,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時,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、方向相反,而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。



蕭志堅老師:【QQ跳跳球】
用針筒吸10毫升的膠水注入免洗杯中,加入不同比例硼砂水溶液,竟然就變成一顆QQ跳跳球。不同比例,可以做出不同延伸性的成品,最後讓小朋友發揮創意,做出多彩多姿的各種造型圖樣。



王樹文老師:【福氣到】
據說大自然中存在有很多的精靈,風有風精靈,水有水精靈,花草樹木都有精靈,只要緣分夠,精靈開就會給你帶來福氣。藉由撲克牌遊戲,學習補數與對偶、整數的加減、控制變因的增補觀察等數學概念。


【芝麻開門】:利用簡單的撲克牌排列,在翻出數字時,稍做變化(有固定程序的變化),並運用策略把它還原。藉由遊戲操作培養數學思考與策略安排的能力,並對建立對過程偵測的習慣。

【乘法立方體】:用一張紙可以摺出一個正立方體,可以不使用膠水黏貼,要用就摺,不用時就收回成為一張紙,反覆使用環保又有趣。在數個立方體的「面」寫上數字,可以排出不同的數字組合,透過遊戲,認識與學習因數與倍數關係、乘法分配律、排列等數學原理。



完成一整天的課程後,每位小朋友都可以獲得一張遠哲科學體驗營的小結業證書。希望遠哲科學體驗營,能引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,帶領小朋友認識科學有趣與好玩的一面,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親近與喜愛科學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